7月1日,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举行“七一”我向党汇报暨书记讲党课主题活动。活动中,基层党组织代表汇报了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将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、竞争优势,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与经验成效。集团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基层党组织代表精彩发言内容。
四川兴川重点项目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、董事长郑晏华
前几天,公司管理层到我们投资的一家智能制造企业交流。这是一家专注于新型显示核心零部件的企业。车间里,一台台自动化设备正在高速运转,数据实时上传云端,工程师们正通过AI模型优化生产流程……那一刻,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:作为一家国有基金公司,我们如何真正参与到这场科技革命中去?答案其实就在我们身边——那就是坚持党建引领,把准方向、服务大局,用资本的力量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!
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,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,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我们深刻认识到,股权投资基金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工具,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、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特别是国有资本作为国家战略实施的核心载体,必须牢牢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,这是我们事业发展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在实际工作中,公司上下始终牢记“国企姓党”,坚持把党支部作为公司的战斗堡垒,创新推动“组织链-产业链-创新链—人才链”四链深度融合,将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公司业务优势、发展优势,以市场化、专业化方式促进科技、产业、金融的良性循环,助推产业建圈强链和高质量发展,助力我省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和产业备份基地。
一、举旗定向筑牢“红色底座”,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公司发展动能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,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,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、赢得战略主动。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四川兴川始终牢记“国之大者”“省之要事”,坚持把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。
我们将股权投资、基金运作等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纳入党组织前置研究范围,建立“决定-把关-监督”管理程序,实现重大决策党支部前置研究全覆盖。我们突破传统模式,通过权责清单化管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耦合,将省委、省政府关于“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”“15+N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”“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”“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”等重大部署全面纳入投资决策核心框架。近两年,公司投资的产业项目全部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,党组织前置研究率达100%,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有机统一。
受邀参加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(四川)新能源产业专题对接活动(主办方供图)
近年来,公司及在管基金多次获得金牛奖、投中榜、融中榜等行业知名奖项。公司管理规模从2019年底的34亿元增长到2024年底的238亿元,增幅达6倍;累计实缴规模从4亿元增加到114亿元,增幅达27.5倍。今年,在公司党支部的引领下,我们制定了“1523”年度奋斗目标:其中,“1”指营收净收入净增1000万元以上,“5”是指净利润净增500万元以上,“2”指新增投资20亿元以上,“3”指管理规模迈上300亿元台阶。截至上半年,“1523”奋斗目标总体实现过半,其中基金规模指标已提前达成全年目标任务。
二、产业攻坚彰显“红色能量”,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公司发展效能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,“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、风险投资、私募股权投资,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,发展耐心资本”。作为省级产业投资基金中的一员,我们始终牢记“引导基金”的政治属性,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,发挥引导基金作为产业发展“加速器”、政府企业“耦合器”、财政资金“放大器”作用,善始善终做好耐心投资人。
近年来,四川兴川构建了“国-省-市-县”四级基金矩阵,我们围绕产业建圈强链、补齐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短板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瞄准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、领航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等企业开展投资。我们深入分析四川省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,认真总结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客观规律以及公司在基金管理、项目投资等方面的经验教训,研究提出了一套具有兴川特色的投资逻辑,通常总结为:“9个维度、5个3、两条底线”。通过灵活运用这套投资逻辑,投出了一批经典项目。
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载火箭入轨发射(企业供图)
截至目前,四川兴川已累计投资项目99个、投资金额达107亿元,带动社会投资超400亿元,贡献税收超20亿元、带动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,其中投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9个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个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个、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24家,真正实现了“红色能量”驱动产业升级。
三、底线思维夯实“红色根基”,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司发展后劲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我国金融体量和复杂程度今非昔比,风险的系统性关联性大大增强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,做好风险防控,增强金融体系韧性。”公司在严控新增风险的同时,积极管控和化解存量风险,强化系统思维,确保风险防控工作与业务发展相辅相成,促进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。
我们树立全员参与、全程覆盖的风控理念,通过项目经理责任制、尽职调查、估值管理、项目现场打卡和“红绿灯”后评价制度,确保每个项目有跟踪、有评估、有问责,实现基金投资规范化和标准化。在日常工作中,公司班子成员与全体员工战斗并肩作战,既当“指挥员”,又当“战斗员”,还要当好“教练员”,所有项目现场尽调、专题研讨,班子成员必须与团队一起研究、讨论,一起发现问题、找出解决办法,切实提高项目投放质量。
经营管理层考察某激光精密修复设备制造企业
我们创新推出“作风尽调”机制,采取“事前立规矩、事中强监督、事后严评估”的全链条管理模式,切实筑牢员工思想防线,持续强化党性锤炼。事前,通过周例会、项目立项会、项目专题会等,对投资部门、项目团队明确纪律要求,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纪律规矩入脑入心。事中,根据项目投资额度、接触对象、金融架构等具体情况,针对与社会机构合作、投资民营企业、项目投后管理等容易踩线的点位,有意识地做好提示提醒。事后,由业务管理部配合党群纪检部,通过随机筛选或“发点球”的方式从已投项目中选择部分项目,走访企业和合作机构,了解投资过程和投后管理中项目团队是否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、违反“四风”、由风及腐的情况。
四、治理创新激活“红色引擎”,将机制优势转化为公司发展动力
公司创新构建“双融双促”考核体系,推动党建与经营同频共振。建立实施“日常自查、季度考评、年度考核”的动态管理机制,差异化设置各业务条线党建考核指标,投资部门重点考核“党建+项目落地”成效,风控部门突出“党建+合规管理”表现,切实推动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,实现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同步落实、同步考核、同步兑现。
公司制定了市场化、差异化薪酬制度,推行“降基薪、提绩效”模式,将部门总助及以上人员基薪降低、绩效薪酬占比提高,按职级岗位延期支付,按照贡献大小计算薪酬,拉开部门与部门、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。同时,公司搭建了技术型员工晋升通道,对应部门管理序列,开创性设立对应部长、副部长薪资水平的专业技术职级序列,拓宽员工职业发展空间,让各类人才都能在最适合的赛道上实现价值、成就梦想。
党支部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,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的基础力量,四川兴川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,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,努力实现党建业务双融双促,不断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,助力我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!
(整理/四川兴川 编辑/梁希 校对/侯凯文 编审/华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