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1日,四川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上正式宣布启动,该基金规模达50亿元,标志着四川创新资本生态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,旨在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。会上,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希详细阐述了基金“投早投小投硬科技”的战略布局与全周期投资体系。
聚焦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坚 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
作为四川省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首批综合基金之一,四川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紧扣四川“15+N”重点产业链,锚定人工智能、半导体、新能源新材料、航空航天、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,坚持“投早、投小、投长期、投硬科技”的投资导向,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性布局,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。
国有资本引领 构建全周期投资体系
四川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采用“70%参股子基金+30%直接投资”的架构,存续期最长12年,为科技创新提供耐心资本支持。由四川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联合成都交子金控、高新策源资本等多方出资,管理人中信建投资本以自有资金跟投10%,形成“利益绑定+专业管理”模式,确保投资效率。在子基金布局上,构建了从“概念验证”到“规模扩张”的全周期投资体系:种子期子基金聚焦设立3年以内、50人以下的技术开发阶段企业,捕捉早期创新萌芽;天使期子基金支持成立5年以内、100人以下的“产品市场化”企业,助力技术落地;创投期子基金服务7年以内、300人以下的规模化扩张企业,推动产业加速升级。
目前,该基金已吸引多家国内顶尖机构参与,今年已在人工智能、高端能源装备等领域布局4个优质项目,并已立项10个项目,储备20余个重点项目,覆盖科技通讯、新材料等七大战略领域,推动成果产业化。
启动仪式上,四川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瑞利声学(声音解决方案商)和合成生物学企业基茵达完成签约,实践“以投促引、以投促创”理念。据了解,两家企业均以技术创新见长,其中基茵达已获西湖教育基金会、中化资本创投等资本青睐。
吸引社会资本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
据介绍,四川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将着力构建"企业出题、科技答题、金融助力"的协同创新生态,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。四川省产业振兴基金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希表示,“基金将持续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,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。”
(来源/川商传媒 编辑/梁希 校对/侯凯文 责编/阳博 编审/王晓丽)